找到相关内容39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禅净融会的现实意义——纪念永明延寿大师1100周年诞辰

    229页,毛惕园编,台湾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行)  按此经证明,禅净均属心地法门。净法菩萨代众生启问,世尊为众生解粘除惑去缚,永明延寿大师真入佛知见,开佛智慧,以权显大丈夫身,打破禅净门户,融会正法眼藏,...

    释觉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4641484.html
  • 净影八识义述

    应有论疏。日本现存有宽文九年[一六六九] 刻本论疏,题为慧远撰。然远传未出起信论疏;论疏在论文“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”一段下有“又远法师解”五字。依此二事固可判论非慧远造,乃远后人所造,惟续传未载,可说...译转识论,已以之为第七识异名。不过慧远把第七识当作妄心,为一切妄法所依起处。同时具有一切净法功德之真心又为妄心作依。可谓之双重的唯识。他所以如此,乃受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影响。他还能把真开作多少,把妄开作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70442688.html
  • 《成实论》与成实师——中国佛教史话之四十二

    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和正定。学人从听闻正法,引生智慧,相信和理解五阴无常无我,是谓正见。此种相信和理解的智慧是自己的真正忆念而生,即称为正思维。由正思维断除染法,努力修习净法,即为正精进。受戒...

    方 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0352354.html
  • 报国寺警语

     35、不向娑婆界上行,要来安养国中生;此非念佛信愿到,安得超凡愿力成。  36、金臂遥伸垂念切,众生何事不思来,西方谛信莫生疑,念佛修行要及时。  37、见疾病人,当愿众生,知身空寂,离乘净法。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152681.html
  • 本体之性与主体之心如何能合一

    念念分别,皆不相应,故说为空”。众生若离妄心,则真如心湛然自显,故曰:“实无可空”。由“如实空”故而有“如实不空”。“所言如实不空者,已显法体空无妄故,即是真心;常恒不变,净法满足,则名不空”。因显法体无虚妄杂染故尔证得真如心,而此真心又是常恒不变,“具足无漏性功德”,故曰“净法满足,名为不空”。合此空与不空二义,则此真如心实乃真如之体与主体所具功德相的统一,是为“三大”之前“二大”。  至于《起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3255794.html
  • 《大乘起信论》的核心义理架构及对大乘各宗派的影响

    显,故曰:“实无可空”。由“如实空”故而有“如实不空”。“所言如实不空者,已显法体空无妄故,即是真心;常恒不变,净法满足,则名不空”。因显法体无虚妄杂染故尔证得真如心,而此真心又是常恒不变,“具足无漏性功德”,故曰“净法满足,名为不空”。合此空与不空二义,则此真如心实乃真如之体与主体所具功德相的统一,是为“三大”之前“二大”。  至于《起信论》之言心生灭门则曰:“心生灭者,依如来藏,故有生灭心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95055916.html
  • 华严宗法界缘起说之成立条件

    ,法界,是华严诸祖展开论述的基本概念,在法界观法中其实是含所有华严观点下的佛学教义问题的理解纲领,因此佛学教义中诸重要核心观念诸如般若学、唯识学、判教理论等皆在法界观法的能入所入分别、染法缘起净法缘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160020.html
  • 天台智者大师的如来性恶说之探究

    心性本净即识之实性清净;承继“心性兼具染净说”,而作新解释的,如成唯识论卷四云:“谓染净法,以心为本。”,此心乃第八识阿赖耶识,该识含藏有漏及无漏种子,亦即染法及净法种子。  除了上述之外,其他大乘,如...大乘止观法门讨论“净法”本具时,曾举起信论为权证,即所谓“如是无量无边性净之法,唯是一心具有,如起信广明”。所谓“起信广明”,大体而言,即指起信论,立义分析云:  三者用大,能生一切世间、出世间善因果故...

    张瑞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564779.html
  • 大乘不共法:五十二行位

    诸佛法,于诸菩萨法师,皆已得不坏信时,将诸善根功  德,回向于一切智,住此回向时,得见一切诸佛,成就无量净法。  3.等一切佛回向:是说菩萨随顺修学三世诸佛的回向之道,如是修学回向道时,见一切法,不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21865106.html
  • 智顗佛学思想研究的可喜成果

    和合而成的,而无明与法性则是一而不二不可分离的。“在智顗看来,一切众生本具无明和法性两种敌对的属性。这两种属性;若从存在论或宇宙论的角度来看,代表染法或净法;但若从佛性论和解脱论的角度来看,这两种属性...

    许抗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0665781.html